感謝資深花友J.C Lin特別為大家撰寫的專文!
蕨類是一群植物中的綠色隱士,它們沒有鮮美的花朵,只有翠綠的葉片,而多變的葉片與植株型態,正是吸引人注目的原因。蕨類植株的尺寸從十公分高的卷柏,到十公尺高的筆筒樹;葉型從單葉的山蘇花,到羽狀複葉的腎蕨、鳳尾蕨等,甚至葉子綴化、錦斑的變異;生長型態有水生型、地生型、附生型等各式各樣的變化。栽培蕨類植物,可以說是家居園藝絕對不會無聊的選擇。而且現代都市生活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有一個花園,但絕對有一扇窗。一扇窗就會是栽培蕨類的良好環境了,因為絕大部分蕨類都是耐陰的。
為了照顧好這一群隱士,首先就必須了解您手上的是怎樣的一種蕨類植物。每個類群的蕨類,都有它特別的生育環境與生長需求,我針對台北建國花市中攤位販售的種類,來為大家介紹目前市面上常見的蕨類植物,同時依栽培難度的高低排列,越前面的種類難度越低:
骨碎補科:兔腳蕨(杯狀蓋骨碎補)
兔腳蕨其實是一種台灣原生的蕨類,名叫杯狀蓋骨碎補,是一種附生性蕨類,具有長走莖,因為走莖的前端長滿了白色的鱗片,像是兔子腳一樣,因此園藝名叫兔腳蕨。
兔腳蕨是一種耐旱的蕨類,在原生地是利用長走莖附著在樹幹上面,生長多年的植株會大面積附著在樹幹,走莖縱橫交錯,十分好看。因為這個長走莖的生長特性,兔腳蕨不太適合盆植,因為盆植面積太小,走莖會沒有空間伸展,而竄生到盆裡或伸展到空中,因此花市的三吋盆兔腳蕨買回後,如果走莖已經沒有地方生長了就應該換盆或上板。若是換盆應該挑選寬淺盆,因為兔腳蕨不需要深厚的介質,而是需要寬大的伸展空間,太深厚的介質若是不懂得澆水時機,容易導致爛根。若是上板只需要準備一個木板,20*30公分左右的面積就足夠生長2年了,上板時只需要直接脫去塑膠盆,用線材將土團綁上木板固定即可。
兔腳蕨幾乎沒有適應環境的問題,因為它是相對耐旱喜光的蕨類,只是苗商於溫室栽培通常會是較遮陰的環境,所以初期注意澆水不要乾透,不要直射光即可。
-花市中板植(上)與附生於楓香樹幹的兔腳蕨(下)
鐵角蕨科:山蘇花,皺葉山蘇花、翡翠山蘇花。
台灣有三種原生山蘇花:山蘇花、台灣山蘇花,南洋山蘇花,此外經過育種培育出許多栽培變異,如葉寬圓、葉緣波狀、葉片皺摺如洗衣板、或葉片分岔,也有白錦斑葉色,絕對可以滿足品種控的收集慾阿~!
原生種的分部海拔廣泛,從低海拔到中海拔森林中常見附生在樹木枝枒間,偶爾長在岩石面上,長長的葉片圍繞著生長點生長形成一個巢狀結構,這種巢狀結構可以讓它收集落葉、雨水,進而形成腐植質釋放養分。因為葉片較厚硬,所以十分適應家居環境濕度較低的環境、也較耐旱,只要放在明亮的窗邊即可,但如果葉片變黃、或葉片塊狀焦乾了,就是光線太強曬傷了,需要幫祂換個環境囉!
花市的山蘇花為了節省搬運空間,都是以小盆販售,其實祂的尺寸是很大的。山蘇花葉長可達100公分,而台灣山蘇花、南洋山蘇花葉長可以達到150公分,整個巢型植株可以輕輕鬆鬆突破2公尺,非常適合庭園造景,如果你有一棵樹,或一個小庭園,那麼在樹上、在庭園地上栽上一株,絕對是視覺焦點,但如果想維持小尺寸,只要限制生長空間不換大盆即可,而園藝品種的尺寸較小,通常不會超過100公分直徑,很適合在家中擺上一盆。
-翡翠山蘇花
-葉片先端分岔的山蘇花
-附生於樹幹的台灣山蘇花
水龍骨科:魚尾蕨(魚尾山蘇))、黃水龍骨(綴化型:萵苣蕨)、海岸擬茀蕨、火焰蕨(火焰擬茀蕨、火焰山蘇)
水龍骨科是一個大家族,而且分佈相當廣,所以當中的每一個種類個性不盡相同,若是有興趣收集此科,一定要好好了解它原生地的環境,才能降低失敗的機率。還好~在花市中常見的幾個種類都是屬於容易照顧的。
魚尾蕨是星蕨的變異種,葉片先端變寬分岔像魚尾,雖然別名是魚尾山蘇,但跟鐵角蕨科的山蘇花可沒有關係,應該是因為單葉、葉片硬挺類似山蘇才有這個名子,仔細看基部會發現祂有水龍骨科最重要的特徵:走莖,跟山蘇的葉片叢生是不一樣的。黃水龍骨是大型蕨類,走莖覆滿黃色鱗片,大大的羽狀葉呈現淡青綠色,長可達100公分,萵苣蕨則是黃水龍骨的變異,原本全緣的葉緣再度分裂,像是萵苣彎曲皺摺的葉片。
海岸擬茀蕨是台灣原生蕨類,海岸兩字已經說明了它的原生環境是在海岸礁岩縫細、林緣地被,因此適應力極強,可適應遮蔭也不怕全日照;火焰蕨則是海岸擬茀蕨的變異,葉片邊緣呈現強烈的波狀彎曲,有著如火焰般的躍動感,至於火焰山蘇…當然又是一個別名而已。基本上這幾種蕨類適應力強,不怕短暫的乾旱,只要把握乾溼循環、使用排水好的介質栽種即可。
-魚尾蕨
鹿角蕨科:普通鹿角蕨、女王鹿角蕨、巨獸鹿角蕨
全世界鹿角蕨科共18個原種,加上變異品種、雜交技術培育的種類,光是收集鹿角蕨科就足夠讓人忙的了。目前花市最常見是普通鹿角蕨,栽培難度也最低,若是剛開始收集可先從普通鹿角蕨開始,此外女王、巨獸、一般攤位還偶爾可見,其他種類的鹿角蕨一般攤位少見。
除了一些比較特殊的品種如非洲猴腦,鹿角蕨的照顧不難,通風是絕對必要的,陽光方面普通鹿角蕨經過逐步馴化可以適應無遮蔭的全日照環境,其他種類還是以遮蔭的半日照~全日照為佳,若是過度遮蔭,孢子葉會變長、變薄,對於環境變化的抵抗力會變低;水分只要把握排水良好,乾溼循環即可;栽培方式因為鹿角蕨全部都是附生型蕨類,而且為了充分表現出鹿角蕨的美感,所以板植是最好的選擇。一叢栽培多年的鹿角蕨掛在牆面上,這氣勢可不是其他蕨類可以比擬的。板材可使用木板、苗盤、塑膠格板等,也有人用鐵製籃種植後吊掛起來。此外普通鹿角蕨、亞洲猴腦可以使用盆植平放,長成的姿態也很美觀。
近年來鹿角蕨栽培的風氣相當盛行,這裡對鹿角蕨栽培的介紹其實相當簡略,臉書社團中有很多高手,照顧與栽培的方式都很有創意,成果也很好,只要在臉書搜尋「鹿角蕨」即可獲得相當豐富的收穫歐~!
-爪哇鹿角蕨
-三種不同外型的普通鹿角蕨
蓧蕨科:腎蕨、波士頓腎蕨、密葉波斯頓腎蕨、皺葉波斯頓腎蕨、細葉波士頓腎蕨、斑葉腎蕨、澎澎蕨、窗簾蕨、長葉腎蕨、綴化長葉腎蕨。
腎蕨的園藝栽培變異非常多,每一種都各有特色,而且栽培難度並不高,因為原生種腎蕨的適應力就很強,可以地生,又同時可以著生在石縫、磚牆縫隙、樹幹分岔等可以積存土壤、水分的地方,在全日照環境下生長也沒問題。
密葉波斯頓腎蕨、皺葉波斯頓腎蕨、細葉波士頓腎蕨、澎澎蕨等是變異品種,葉子分裂細密、質地也相對較薄,因此對空氣濕度較為敏感,其他品種都是容易照顧的。窗簾蕨的特點在於葉片可以垂墜得很長,像是窗簾一般;長葉腎蕨也是原生品種,綴化長葉腎蕨的小葉片先端分岔,適應力都跟腎蕨一樣強。這些品種只要放在陽光不直射的地方、保持盆土濕潤不積水即可,偶爾乾一點也是沒關係的~光線太強時葉片會變黃,就需要換個地方栽培或遮光囉。
腎蕨具有細長走莖,走莖伸長後先端具有生長點,能落地生根長成另一叢,可利用走莖生長出來的小苗分株移植。
-在頂樓全日照環境下的腎蕨
-綴化長葉腎蕨
-市售的細葉腎蕨
鳳尾蕨科:銀脈鳳尾蕨、黃脈鳳尾蕨、紅鳳尾蕨、鱗蓋鳳尾蕨、鳳尾蕨
鳳尾蕨科是地生性蕨類,對水分要求較高,在盆土乾透之前就要澆水,否則葉片就會枯萎。對光線要求一般,只要陽光不直射的地方即可。目前花市常見的是葉脈白色的銀脈鳳尾蕨,葉片中間淡黃色的黃脈鳳尾蕨,以及紅色葉脈的紅鳳尾蕨。市售都是3吋盆,若換盆後植株可達40公分,鳳尾蕨的適應力蠻好的,只要適應了環境,要栽培成株是沒問題的。
鳳尾蕨的變異不像山蘇花那麼多,但原生品種非常多,有些種類是能適應全日照的環境的,如鱗蓋鳳尾蕨、鳳尾蕨,在台北市一些老房子磚牆縫隙間就能生長,磚牆縫隙的環境土壤含量少、養分貧瘠,光線強烈,跟市售鳳尾蕨完全不同。
-市售的三種鳳尾蕨
-附生於牆面的鳳尾蕨
木賊科:木賊、日本木賊
木賊是台灣原生蕨類,日本木賊由日本引進,體型比木賊大上許多,在日本稱為問荊。屬於地生性蕨類,而且原生地喜歡長在潮濕地上,甚至淹水濕地、泥地、水田埂都能生長,所以對水分的要求甚高,栽培時介質絕對不能失水,用一個淺盤墊在盆底積水會是個保水的好方法。
木賊的外型與其他蕨類截然不同,葉片退化成鱗片狀,環狀圍繞在莖上,而莖綠色、中空,看起來像是一叢綠竹桿,因為這種特殊的外型,木賊大多是運用在盆景栽培上,一叢直立的木賊生長在鋪滿苔蘚的淺缽上,有著雅緻空靈的氣質,值得栽上一株。
-日本木賊
烏毛蕨科:美人蕨(樹烏毛蕨、富貴蕨)
美人蕨是地生蕨類,栽種時間久了會有一個直立主幹,搭配叢生在莖頂的羽狀複葉,就像是小型的樹蕨一樣,非常美麗。美人蕨幼苗怕乾,喜歡濕氣稍高的環境,但盆土不能積水,當栽培到主幹出現後,必須更加注意澆水狀況,排水務必良好,否則主幹容易潰爛、腐朽而死亡,同時在冬天也要降低澆水頻率、注意防寒,否則又濕又冷也會使植株受傷。
-市售的美人蕨
鐵線蕨科:鐵線蕨
鐵線蕨是地生性蕨類,葉片薄,因此對空氣濕度更加敏感。從花市帶回的鐵線蕨經常會發生一個問題,就是葉片因不適應環境而枯萎,而讓人誤以為缺乏水分,然後就更加辛勤澆水,結果因水分過多而使根莖腐爛,導致植株死亡。其實鐵線蕨是有匍匐莖的,在野外如水溝邊、房屋角落,經常可見鐵線蕨附生在牆角,根莖周圍長滿青苔,匍匐莖與細根就埋藏在濕潤又透氣的、淺淺的青苔中。這樣的環境不見得濕度很高,陽光也不見得有遮蔽,但是根莖水分不斷,而植株適應這樣的環境後就長得很漂亮。
花市中的鐵線蕨因為習慣了苗商的溫室環境,因此薄薄的葉片容易因環境的轉變而枯萎,建議鐵線蕨帶回家後應先放置在較陰涼、濕度較高處,使其適應環境。若是沒有適合的地方,也應該放置在陽光不直射之處,保持盆土濕潤而不過濕,經常對葉片噴霧以協助適應環境,若是葉片枯萎,就用剪刀剪去就好,一段時間後新生葉片適應環境就沒問題了。
-生長於磚牆縫隙的鐵線蕨
卷柏科:冰淇淋卷柏、直立卷柏、珊瑚卷柏、黃金卷柏、翠雲草(藍地柏)、萬年松
卷柏是我覺得較難照顧的蕨類,如冰淇淋卷柏、直立卷柏、珊瑚卷柏等因為枝條細、葉片質地薄軟,而植株型態又十分密集生長,因此環境要求通風、陰涼、陽光不能直射,澆水亦不能過量,否則遇到悶熱一點的氣候就很容易爛,而且會從植株內部開始腐爛,外表卻還是翠綠,很容易忽略病徵。
卷柏科中又有一些種類相對耐旱,如萬年松、黃金卷柏,祂們的葉片較硬,摸起來有粗糙的感覺,當遇到水分不足時,葉片會捲曲起來,越是乾旱捲曲程度越厲害,萬年松甚至能捲成一球,直到下雨、澆水了,植株吸收到水分,葉片又會在幾個小時間疏展開來。
我覺得栽培卷柏需要更多的觀察力與耐心,剛開始栽培可能會因為不熟悉它的個性而失敗,但一旦抓到卷柏需要的環境了,它的生命力也是很強的。如萬年松,我剛開始栽培也失敗了幾次,放在光強的地方就捲曲起來,放在太遮蔭的地方又沒有生氣,總是在水分與光線間拿捏不準,最後將它放在栽培蘭花的陰棚裡,有適當的遮蔭,又每天都有澆水,終於適應了我的環境,最後還繁殖出了數百棵呢!
-從內部開始腐爛的卷柏
-因乾燥而捲曲的黃金卷柏(上)與萬年松(下)
-吸水重新展葉的黃金卷柏(上)與萬年松(下)(圖片待補)
以上是台北建國花市中常見販售蕨類的簡單介紹,台中可前往國光花市,高雄可前往勞工花市選購,此外網路拍賣平台、臉書社團也是收集品種的管道。
蕨類植物一般而言對環境變化是比較敏感的,例如我從建國花市購買的蕨類盆栽,在七月炎夏搭捷運、騎機車回到家裡,魚尾星蕨嫩葉先端就發生部分焦黑的現象,這是因為嫩葉細胞壁較薄,對高溫熱風沒有抵抗力所致,對植株影響不大。因此蕨類植物從原本培育的環境回到家中,勢必須要一段適應的時間,但只要適應了你的環境了,日後的照顧就不成問題了。
經過一段時間成長的蕨類,必須進行換盆,將舊土汰換掉,也使根系有充足的生長空間,植株也就會更茂盛美麗,在換盆時很重要的是要依據生長型態的不同來調配介質的使用,地生性蕨類可使用泥炭土、椰纖土比例1:1栽培,附生性蕨類盆植可使用泥炭土、椰纖塊、碎樹皮比例3:3:4,附生性蕨類板植則使用水苔,先墊一層水苔後再將蕨類綁上固定。換盆後放置在較遮蔭處,經常對葉片進行噴霧,可以幫助植株恢復元氣。
在澆水方面,必須按照介質的不同、與個人環境的差異來調整澆水頻率,泥炭土保水保肥力強、椰纖土排水性佳、樹皮與椰纖塊增加排水性、通氣性,同時又有粗、中、細不同顆粒可供選擇;這麼多種介質的搭配,澆水時泥炭土多的頻率就低一點,樹皮、椰纖塊多的、板植的植物容易乾頻率就高一點,而相同的介質配方在不同的環境乾透的時間又不一樣,也許你的環境濕度高,我的環境濕度低,那麼我的頻率就會比你高,所以這之間的拿捏只有自己體會,所謂「澆水學三年」就是這個道理,絕對沒有「多久澆一次水」的標準答案。
若需要增加濕度,可用一個淺盤放上碎石,加水淹到與石頭齊高,再將盆子放在石頭上,這樣可以保持盆土不過濕,又有足夠濕氣。或者空間足夠的話,可以種一些灌木、小樹,為底下的蕨類提供遮蔭、提高濕度,這一部分請搭配閱讀《胖胖樹---在家種幾棵樹來栽培鳳梨吧》,雖然主題是為了栽培鳳梨,但道理是相通的歐!
施肥方面,蕨類植物跟蘭花一樣,不需要濃重的肥料,只需要薄肥即可,因此市售的肥料可選用觀葉植物為主的配方,再將建議施用量減半即可。
最後,這裡介紹的栽培方式畢竟是我自己的經驗,最重要的其實還是要自己用心,去認識自己的環境、去體會植物的習性。
祝您栽培愉快,來一盆蕨吧!